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网站地图

广州生活网

当前位置: > 广州生活网 > 旅游资讯 >

佳木斯冰雪蕴文化三江传冬情

2017-08-21 14:43 | 黑龙江日报 |
我要分享
  很多人或许还有这样的记忆,多年前,一入冬,一家人的茶余饭后经常是拿着冻梨、冻柿子坐在电视机前边吃边看边聊天,以此来打发漫漫的冬夜。

  如今,冬天还是一如既往如约而至,冰雪没有改变它们的样子,却点燃了人们激情。

  冰雪大世界闪烁冰雪光芒,赫哲雪村升起炊烟袅袅,杏林湖畔响彻笑语欢歌,卧佛山上演绎速度激情……佳木斯人潜心研究,将冰雪的魅力不断挖掘、释放、提升,再把这份上天赐予的礼物馈赠给世人。

  提升冰雪旅游品位凝炼冰雪文化之魂

  “冰凌花开敖其湾,晶莹剔透映山峦。琼枝摇曳随风舞,红灯高挂夜无眠。落雪飞花天上来,梦幻敖其风光无限……”优美的歌声在敖其湾上空盘旋,赫哲雪村里,欢乐的人群穿行在渔船、白桦树、撮罗子小屋之间,用相机记录着美好的瞬间。“冬天里的赫哲村别有一番韵味,这一趟不虚此行。”游客们徜徉在美丽的赫哲雪村,发出声声赞叹。

  12月20日,这一天是我省第一个全民冰雪活动日,也是佳木斯市第十四届三江国际泼雪节的开幕仪式,在全新的赫哲雪村里,历经十几个春秋,泼雪节被注入了新的灵魂,用冰雪语言表现出的赫哲雪村独特的艺术魅力,以赫哲民俗的文化底蕴丰富了冰雪世界的精致内涵。

  几百年前,赫哲族沿松花江而下,他们到达的第一站就是敖其湾,而如今,仍然有占全国总数近十分之一的赫哲族人生活在这个地方,这是我们发展冰雪文化的优势,必须充分地加以利用。

  2016年,郊区充分总结了2015年“赫哲雪村”冰雪旅游项目的经验,提前半年对今年的项目进行谋划打造,将赫哲文化和冰雪文化在同一空间内融合得更加紧密。“在冰雪欢乐谷里,娱乐项目的周围以冰雕雪雕的形式重塑赫哲祭祀神坛和图腾,渔猎雪雕组群;定期进行赫哲文化小品、赫哲演艺舞台等表演;在赫哲村里可以吃上赫哲鱼宴,住上赫哲民宿,让游客既能融入到赫哲族的生活当中,又能够赏冰玩雪,体验不一样的雪景风情。”第十四届三江国际泼雪节成功举办的背后,是佳木斯人对故乡冰雪旅游发展的倾情倾心。

  在同江街津口赫哲族乡、八岔赫哲族乡,冰雪与民俗融为一体;在汤原县大亮子河森林公园,冰天雪地中感受抗联文化、红色文化。“将佳木斯市红色基因的抗联文化、战天斗地的知青精神、冬捕渔猎的赫哲民俗等多重元素融入冰雪文化,赋予冰雪文化以自立自强、拼搏进取、崇尚自然等全新视角的核心内涵。”佳木斯人正努力践行着这一理念。

  佳木斯正在致力于以地域文化为魂,让冰雪旅游成为向世界展示佳木斯的基石。

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冰雪活动之基

  冰雪旅游要想打出自己的品牌,必须要有坚实的基础设施。

  对此,佳木斯有着自己的发展优势。

  触摸佳木斯这座城市成长的年轮,寻找雪花让这座城市绽放的理由。而当我们检索完毕,蓦然发现,其实我们要找寻的答案,就在我们搜寻的轨迹之中。

  十四年,城市发展思路在升华,已经举行了十四届的泼雪节就是最好的证明。多年的积淀,这座城市从思想上深深认识到了冰雪经济的重要性,冰雪经济已经深深融入了它的发展步伐中。

  2015年冬,开园仅40天的赫哲雪村成功吸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6万多游人,但收益却并不可观,“留不住人”成为了问题的关键。

  在佳木斯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,郊区区委区政府加大了对赫哲雪村的投入,不仅丰富了娱乐项目,也让赫哲雪村变了样子。

  如今,走进雪村,游人们仿佛回到了渔猎时期的白桦林中,白桦树皮包围下的一座座房屋被装扮一新,空白处绘制的赫哲族图腾和风俗画,展现了赫哲族古老的历史风情。红砖砌成的火炕,碎花布裁制的寝具,温暖的煤炉,精致的鱼皮画,赫哲民宿的每一处都渗透了赫哲族人民生活的元素;塔拉哈、刹生鱼、炒鱼毛,正宗的赫哲鱼宴展现出赫哲人的生活智慧;乡村大集为游人提供绿色健康的好食材,为赫哲雪村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还线。为了完善配套设施,提供优质服务,赫哲雪村设立了两个旅游接待站,并设有免费专车往返于市内和景区,将游人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的需求一网打尽。
网友评论